Sonic 生态交易量、收入双料第一:Shadow 携 x(33)
2025-07-29
在无数个对本轮周期创新匮乏的感叹里,都深藏着我们对于自 2020 年掀起的 DeFi Summer 的怀念。
本轮周期,凭借全方位的性能升级以及 DeFi 之父 Andre Cronje 的深度参与,Sonic 区块链以「更纯粹的 DeFi 基因」之名,重新点燃了市场对 DeFi 的期待与热情。而作为 Sonic 生态交易量最高、收入最高的 DeFi 项目,Shadow Exchange 无疑是其中主推力。
根据 Messari 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自 2024 年 12 月上线以来,Shadow 平均每天占 Sonic 总交易量的 46%,最高达到 69%,而在收入方面,Shadow 在过去 30 天内为 xSHADOW 质押者和投票者分配了 204 万美元,不仅是 Sonic 生态第一,而且跻身全球 DeFi 收入排名前十。
作为项目核心创新, x(3,3) 脱胎于大名鼎鼎的 ve(3,3) ,挖矿、质押、投票听起来也都是常规玩法, Shadow 如何「老树开新花」在平衡交易者、流动性提供者和代币持有者利益方面带来实质性创新,从而吸引了大量用户?
在官方公布的最新路线图中,Shadow 目前已实现基于 x33 的借贷市场,即将到来的 Memecoin 生态系统开发、技术基础设施升级等路线图,是否又将开启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我们可以通过更为客观理性的数据维度,更好的感受 Shadow 作为 Sonic 生态 DeFi 龙头的绝对统治力。
作为交易平台,最核心的指标莫过于交易量,它直接反映了平台的市场活力和用户的参与度。而从交易量的角度来看,Shadow Exchange 展现了其强大的竞争力与持续的增长势头:
根据 7 月 公布的最新数据:Shadow 目前总交易量已突破 100 亿美元,虽然这一体量与真正的 DeFi 老牌 DEX 相比仍有差距,但也足以表现 Shadow 在 Sonic 生态作为关键流动性枢纽的重要地位。
交易量一路突破的同时,Shadow 在链上活跃度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交易背后的主体是用户,而广泛渗透且高度活跃的 DeFi 用户则合成了 Shadow 高速增长的另一重要力量。
根据链上数据显示,2025 年 2 月 21 日,Shadow 24 小时交易额达 252,856,099 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一度超越在本轮周期中处于风口浪尖的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在高度用户活跃度和高速增长的交易体量双重驱动下,Shadow 成为 Sonic 生态中收入最高的协议,几乎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要知道,根据 Shadow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目前:Shadow 已累计实现 3800+ 万美元手续费收益以及 1800+ 万美元平台收益,Sonic 平台上 86% 的收入来自 Shadow。
对于协议收入,Shadow 团队表示 95 - 100% 将用于反哺生态,推动协议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方向高速迈进。
在链上流动性趋于枯竭、用户注意力更为分散的本轮周期,为什么 Shadow 仍然获得了成功?
基于 ve(3,3) 实现重要创新, x(3,3) 作为答案出现在更多人的视线) 模型:脱胎于 ve(3,3),DeFi 流动性激励终极进化
对于 DEX 而言,围绕交易者、流动性提供者 LP 和代币持有者三大交易平台核心角色,如何实现三者之间更好的激励平衡,是其正向可持续发展所需面对的核心问题。
自 DeFi Summer 伊始至今,围绕 DEX「不可能三角」,DeFi 赛道也历经多轮迭代。
,在 DeFI 荒蛮初期凭借 AMM 迅速崛起,但由于更关注交易者与 LPs 的利益,而忽略代币持有者权益,导致 Uniswap 在当时遭受到了 包括 SushiSwap 在内的吸血鬼攻击。
该模型旨在将 Curve 的 veCRV 和 Olympus 的 (3,3) 模型结合,拥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代币发行量根据锁仓代币数量进行调整;更长锁仓时间产生更高 APR,从而激励长期锁仓;ve 代币的持有比例随著发行量调整而变化;锁仓代币的持有者可以将其仓位转换为 NFT,在二级市场交易。理论上来说,ve(3,3) 进一步照顾到了代币持有者权益,使得交易者、LP 和代币持有者这个三角更为稳固,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ve(3,3) 模型的局限也愈发凸显:
一方面,缺乏退出的灵活性,用户必须将代币锁定一段时间(最长可达 4 年);另一方面,奖励分配主要基于用户的锁仓时间和投票权,且核心是通过 rebase 机制重新调整锁仓部位权重,未能有效保护长期持有者免受通胀影响;且 veToken 是不可转让且不流通的治理代币,限制了用户的资本效率。
总的来说,ve(3,3) 模型的奖励分配更倾向于协议方(项目方)或长期锁仓的用户,普通用户在奖励分配中处于劣势。
Shadow:Shadow 生态原生代币,具有交易、流动性挖矿等效用,初始供应量为 300 万,协议将根据每个周期的协议收入调整代币排放量,代币最大供应量为 1000 万,用户可质押 Shadow 获得 $xShadow;
xShadow:Shadow 生态治理代币,用户可通过 xShadow 获得 $x33;
x33:xShadow 的流动性版本,用户可以通过 xShadow 铸造 $x33,从而保留治理权和收益,同时得到代币的流动性。
三大代币一环套一环,组成了一个「更大程度创造价值 → 更充分的捕获价值 → 更公平的价值分配」的稳固生态激励飞轮。
虽然允许用户随时退出 $xShadow 锁仓,但不同时间退出需要支付相应罚金:立即退出罚没 50%;90 天分期退出按 1:0.73 比例转换;180 天可 1:1 无损转换。这种设计保留了长期激励,同时提供了灵活的退出选项,用户可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交易策略。
提前退出的罚金会以比例化方式分配给其他 $xShadow 质押者,形成一种反稀释机制,保护长期持有者免受通胀影响,同时为他们提供额外收益。这种机制鼓励用户活跃参与,而非被动持有。
xShadow 质押者每周通过 Epoch 投票,决定 Shadow 不同流动性池所能获得的代币奖励,而项目方可通过给出额外奖励吸引投票者支持其流动性池,从而为 xShadow 持有者带来额外收入。
$x33 可在 Shadow Exchange 或 Sonic DEX 自由交易。当 $x33 作为 LST 代币获得市场认可,便可成为可利用资产,比如在借贷市场作为抵押资产,亦可以被其他项目加以利用衍生成另类生财工具。Silo、Aave、Euler、Pendle 都是 $x33 作为 LST 应用的典型例子。
与此同时,$x33 具有自动复利功能,每周(即每个 epoch)的 $xShadow 奖励将通过 $x33 自动增长,因此虽然用户在将 $xShadow 铸造成 $x33 的过程中遵循 1:1 比例,但随着时间及收益的推移,$x33 兑换成 xShadow 的汇率只升不降,这不仅让 $x33/$Shadow 的流动性提供者 (LP) 更容易设定仓位区间,还吸引了大量套利机器人,形成了一个自增强的流动性网络。
如此一来,在保障交易者和 LP 权益的同时,作为 $xShadow 持有者,也拥有多重价值保障:
100% 手续费分配:Shadow 从 Sonic 获取最高手续费(FeeM),全部回馈给 $xShadow 和 $x33 持有者。
PvP Rebase 收益:提前退出 $xShadow 的用户需支付罚金,该部分将回流到代币持有者以鼓励长期持有。
贿选收益:为得到更多投票支持,项目方将提供更丰富奖励赋能 $xShadow 持有者。
x33 :xShadow 作为 $x33 的本位资产,其价值通过手续费和奖励持续累积,$x33 的市场价格不会低于 $xShadow 赎回价值。
作为平衡交易者、流动性提供者 LP 和代币持有者激励分配的更完美解法,x(3,3) 模型是 Shadow 快速成长的基本面,而作为基于 Sonic 构建的交易平台, Shadow 在交易体验方面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从性能角度来说,Sonic 通过重构虚拟机、存储引擎与共识机制,构建了以 SonicVM、SonicDB 和 SonicCS 2.0 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在完全兼容 EVM 的前提下,实现了 2000+ TPS 吞吐量、0.7 秒交易最终确认且单笔交易成本低至 0.0001 美元。
领先的性能优势之下,当市场对 Sonic 寄予「让 DeFi 再次伟大」厚望的同时,
技术之外,Sonic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诚意满满的 FeeM 生态激励模型:开发者通过在 Sonic 上部署应用吸引用户和交易量,最高 90% 的交易费收益直接分配给开发者,剩余金额分配给验证者。
这种「更多用户与更活跃交易直接带来更高收益」的机制,不仅激励了开发者打造更高流量的优质应用,且让生态项目更能反哺用户,并在探索更创新交易玩法上有了更大空间:
虽说 Shadow 基于 Sonic 构建带来多项「背靠大树好乘凉」优势,但在更优的交易体验、更高的资金效率以及更智能的交易费率方面,Shadow 也是拿出了不少「真本事」。
Shadow 支持两种流动性框架:一种是传统流动性框架,一种是集中流动性框架。
,使用恒定乘积池(x * y = k)来支持波动性和稳定性资产对。波动性资产对按等值美元配对,比如 $50 的 Token A 与 $50 的 Token B,而稳定资产对则遵循专门设计的优化价格曲线,以更好的适配价格高度相关的资产,实现更低滑点与更高效的兑换。传统框架下流动性覆盖整个价格区间,由套利机器人进行管理,95% 的交易手续费(通常为 0.3%)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
,允许用户将流动性集中在指定价格区间内,例如,在 ETH-USDC 交易对中,用户可以选择将流动性集中于 $2,000–$2,500 的价格区间。范围设得越精准,获得的奖励就越高,以此进一步提升资金效率,且手续费在流动性所在的活跃价格区间内成倍产生。通过将资本集中在最有效的价格区间,Shadow 不仅能为 LP 带来更佳回报,也为交易者提供更小的价差与稳定价格。
但仓位范围越小,无常损失风险越大,用户需频繁监视仓位降低风险,而 Shadow 的头寸以 NFT 的形式进行追踪,结合 Sonic 区块链的高速性能,使流动性提供者能够快速调整头寸,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Shadow 的算法会根据市场状况与交易量自动调整手续费。依据 FeeM 机制,手续费最短每 30 秒可变动一次。Shadow 的系统会同时监测其他 DEX 与 CEX 的交易量变化,在价格波动期间也能提供更佳效能与价格稳定性,进一步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交易体验。
:Shadow 核心架构基于 Uniswap V3 和 Andre Cronje 的 Solidly 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态系统、协议费用机制等多项优化增强,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流动性跟踪。另外,Shadow 的不可变智能合约设计也进一步强化了平台的安全性。
用户的流动性挖矿收益也可以选择接收 $Shadow 或者 $xShadow,然后通过铸造 $x33 等操作捕获更多维度生态价值,实现更丰富收益构成。
,用于流动性激励和主动做市策略(ALM),进一步激励用户参与推动生态增长。
,根据官方路线图显示,Shadow 未来将继续升级其技术基础设施,包括通过推出回购套利系统和延迟奖励机制等功能加强 MEV 保护,确保奖励流向真正的做市商,以及推出新的手续费追踪系统,确保只有高效的流动性才能获得奖励等。与此同时,多项创新功能近期上线 Shadow,
作为 Sonic 生态的核心驱动力,Shadow Exchange 正以其独特的 x(3,3) 模型、强大的交易性能以及全方位的收益分配机制,重新定义 DeFi 的发展路径。
随着生态的全方位布局以及多项创新功能的逐步落地,我们也期待作为 DeFi 新贵的 Shadow Exchange 迎来下一阶段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引领 DeFi 再次伟大的关键力量。